神華黃驊港務公司自成立以來,始終不忘社會責任,堅持為周邊農村尤其是老區鄉村提供幫助,為群眾解決生產、生活上的一些困難。近年來,在黃驊市委、市政府的倡導和市老促會的協調下,港務公司與常郭鎮建立了對口幫扶關系,探索“村企共建”的路子。
常郭鎮的周郭莊村,改善辦學條件是一大難題,校舍破舊、漏雨透風。為改變該村這一狀況,2006年9月,以港務公司為主,投資60萬元建設了一所新學校,學生們可以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安心學習。為感謝黃驊港務公司和同時對建校給予資助的國華電廠,學校取名為“神華港電希望小學”。學校建好了,港務公司又將目光投向貧困學生。全公司148名黨員,成立了7個幫困助學小組,每個小組和個人都確定了具體幫扶對象。幾年來,黨員幫困助學小組幫助失學兒童75名,捐款59500元,捐送書包、學習文具1550件。
前兩年常郭鎮的西排村選擇了種植食用菌的致富路子,并已經形成上百畝雙孢菇種植規模。但農戶們仍有許多難題亟待解決,比如雙孢菇需經常噴農藥,市場價格不高,銷路也受到影響;種植雙孢菇肥料投入很大,增加了種植成本。為尋找一條促進食用菌種植提質提效的方法,港務公司又幫助村里發展沼氣。2009年9月,港務公司出資148萬元,村里籌資50萬元,總投資198萬元的西排村大型沼氣池項目正式開工。2010年3月,竣工投入使用,每天產氣300立方,全村500多戶村民做飯用上了清潔的沼氣。種植雙孢菇使用沼氣產生的沼渣做肥料,替代了化肥,用沼液作營養液,替代了農藥。這使雙孢菇種植真正實現了“無公害”。雙孢菇個長得大、色出得正,品相好,質量高,市場上成為搶手貨,增加了農民收入。
黃驊市老促會主動參與、協調港務公司和西排村通過互利互惠,“村企共建”,建立了穩定的幫扶關系。今年西排村規劃出300畝的無公害蔬菜基地,以食用菌為主,其它蔬菜為輔,作為黃驊港務公司的蔬菜基地,采用訂單式生產。不但解決了蔬菜銷路問題,還為公司提供了穩定可靠的蔬菜來源。黃驊港務公司還將繼續謀劃和老區村共建的項目,更有效的支持老區建設。
(黃驊市老促會供稿)